當優先債權人遇到首封的普通債權人,實務中一般如何操作——執行實務
根據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執行程序中應當由首先查封法院處分查封財產。但在司法實踐中,常常遇到普通債權的法院查封在先,而優先債權(如擔保物權、優先權保障的債權等)的法院查封在后的情形,那么司法實務中一般是如何操作的呢?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91. 對參與被執行人財產的具體分配,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或凍結的法院主持進行。
首先查封、扣押、凍結的法院所采取的執行措施如系為執行財產保全裁定,具體分配應當在該院案件審理終結后進行。
92. 債權人申請參與分配的,應當向其原申請執行法院提交參與分配申請書,寫明參與分配的理由,并附有執行依據。該執行法院應將參與分配申請書轉交給主持分配的法院,并說明執行情況。
93. 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申請參加參與分配程序,主張優先受償權。
94. 參與分配案件中可供執行的財產,在對享有優先權、擔保權的債權人依照法律規定的順序優先受償后,按照各個案件債權額的比例進行分配。
95. 被執行人的財產被分配給各債權人后,被執行人對其剩余債務應當繼續清償。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繼續依法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首先查封法院與優先債權執行法院處分查封財產有關問題的批復》
一、執行過程中,應當由首先查封、扣押、凍結(以下簡稱查封)法院負責處分查封財產。但已進入其他法院執行程序的債權對查封財產有順位在先的擔保物權、優先權(該債權以下簡稱優先債權),自首先查封之日起已超過60日,且首先查封法院就該查封財產尚未發布拍賣公告或者進入變賣程序的,優先債權執行法院可以要求將該查封財產移送執行。
律師解讀
上述《批復》的出臺,解決了首先查封法院遲延處分財產,可能會損害到優先債權人的利益、優先債權制度的目的無法保障的問題。
同時,根據該《批復》第一條的規定,首封法院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四個條件時,優先債權法院才可商請首先查封法院移送:
一是優先債權為生效法律文書所確認;
二是優先債權執行法院進入了執行程序;
三是自首先查封之日起已經超過了60日;
四是首先查封法院尚未就該查封財產發布拍賣公告或者進入變賣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首先“查封”不區分保全程序中的查封還是執行程序中的查封。
但仔細研讀該《批復》第一條的規定,即便符合上述四個條件,優先債權執行法院也僅是“可以”要求將該查封財產移送執行,但未明確規定首先查封法院“應當”移送。即實務中,很容易出現當查封財產的價值不足以保障首封的普通債權人時,普通債權人通常不會同意將處分權移送或讓渡給優先債權執行法院,如此便又形成了僵局。
案例
下面說一個作者親歷的案件,讓讀者更為直觀地了解首先查封法院與優先債權執行法院查封財產處分權沖突問題。
李某在東亞銀行某分行有一筆約480萬元的債權,李某以其所有的位于上海某地的寫字樓做抵押,且與銀行簽署了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文書。該抵押物的市值約1200萬左右。
2014年4月,因李某違約,東亞銀行某分行立即啟動公證強制執行程序,在抵押物所在地的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直接申請強制執行,徐匯區法院受理。后發現,該抵押物上已存在查封,首封法院為廈門中院,普通債權涉及的金額約150萬。
后東亞銀行某分行與徐匯區法院溝通,擬適用《批復》的規定,請求廈門中院將處分權移送至徐匯區法院,但因法院級別的問題,廈門中院僅同意在徐匯區的上一級法院即上海市一中院出具商請移送執行函、并由東亞銀行某分行出具保函以確保首封人權益的基礎上移送。
但因抵押物上存在租賃,且承租人已實際交付了10年的租金,東亞銀行某分行擔心抵押物拍賣后的價格不足以清償抵押債權,因此不同意出具書面保函;而此后普通債權人亦擔心抵押物拍賣后的價格不足以清償所有債權,因此拒絕將處置權讓渡給優先債權法院,執行程序再次陷入僵局。
后徐匯區法院執行庭一反常態,在未征得優先債權執行人同意的情況下將案件移送廈門中院,將處置權甩回了首封法院。廈門中院表示,徐匯法院移送程序未通過上海一中院,存在瑕疵;且在首封人未啟動本案的前提下,廈門中院暫無法啟動評估拍賣程序。后在委托律師的反復積極溝通下,廈門中院表示將徐匯區法院移送的材料另立新的案件,同時廈門中院表示其內部存在相關規定,在優先抵押權人(非首封人)愿意保證首封人能夠得到其所主張的執行款項的10%即可啟動評估拍賣程序。為盡快啟動評估拍賣程序,而委托人又不愿出具書面保函的情況下,委托律師通過向首封法院制作筆錄的方式表示愿意尊重首封債權人的債權,從而打破了僵局。
該案從2014年4月啟動公證強制執行程序到2017年11月廈門中院裁定執行終結,整整持續了3年半的時間。首先查封法院與優先債權執行法院查封財產處分權沖突問題在本案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律師總結
當優先債權人遇到首封的普通債權人,實務中一般存在兩種處理方案:一,首封法院主持評估拍賣程序,優先債權人法院申請參與分配;二、首封法院根據優先債權人法院的商請將處置權移送至優先債權人法院,按照法律規定的清償順序進行分配。無論對于普通債權人還是優先債權人,均可以充分利用程序規則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本文作者:李哲,上海驥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聲明:
本文由上海驥路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創,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得視為驥路律師事務所或其律師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見或建議。如需轉載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內容,請注明出處。